相關習題
 0  211299  211307  211313  211317  211323  211325  211329  211335  211337  211343  211349  211353  211355  211359  211365  211367  211373  211377  211379  211383  211385  211389  211391  211393  211394  211395  211397  211398  211399  211401  211403  211407  211409  211413  211415  211419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進行下圖兩個實驗。

(l)甲實驗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爲____________;

(2)乙實驗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溶液由藍色變成無色。

(3)把甲、乙反應後的溶液倒入同一燒懷,發現有白色沉澱生成。他決定對白色沉澱的成分進行探究。

【查閱資料】硫酸钡不溶于酸。

【提出猜想】 白色沉澱爲:._______;.Mg(OH)2和BaSO4Mg(OH)2和MgCO3.

【實驗方案】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與結論

過濾、洗滌白色沉澱備用;向白色沉澱中加入鹽酸至過量

若沉澱全部溶解,且無其它現象;猜想成立;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爲____________。

若______且無氣體產生,猜想成立。

若沉澱完全溶解,________,猜想成立。

【拓展與思考】如果猜想成立,產生此結果的原因是做甲實驗時___________;上述白色沉澱的成分不可能出現的組合是Mg(OH)2、MgCO3和BaSO4,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將一定質量的碳酸氫鈉和稀硫酸混合,反應完全後(假設反應產生的氣體全部逸出),對反應後溶液中溶質的成分進行如下探究:

(實驗用品)pH試紙、Zn片、氧化銅粉末、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钡溶液。

(假設猜想)

猜想一:硫酸鈉;

猜想二:硫酸鈉、碳酸氫鈉;

猜想三:硫酸鈉、硫酸;

猜想四:硫酸鈉、碳酸氫鈉、硫酸。

經分析猜想四不正確,因爲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實驗探究)同學們取反應後的溶液用不同方案進行如下實驗:

1)取少量反應後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加稀硫酸,觀察到___________,則猜想二錯誤;

2)如圖所示進行實驗,試紙變色,對照比色卡,pH______7(填),猜想三正確。

(討論)(1)小麗認爲還可選擇Zn片、氧化銅粉末進行實驗,預測可觀察到的現象分別爲_____;黑色粉末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爲________色。

2)小明認爲也可向反應後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產生白色沉澱,也能得出結論。

(評價反思)老師對同學們能用多種方案進行探究,並且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給予了肯定,同時指出探究和討論中存在兩處明顯錯誤。分別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時,王明發現鋁的化學性質活潑,但打磨後的鋁與稀鹽酸反應快,而與稀硫酸反應的速率卻非常慢,對此,他向老師提出疑問,並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了以下探究活動,請你和他一起完成:

(提出問題)鋁與稀硫酸反應的速率慢與哪些因素有關?

(猜想與假設)鋁與稀硫酸反應時所用稀硫酸濃度太小。

請你寫出鋁和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老師爲大家准備了以下實驗用品:大小相同的鋁片、10%的稀硫酸、30%的稀硫酸、氯化鈉、硫酸鈉、試管、試管夾、酒精燈、镊子、藥匙、砂紙。

(設計實驗)(1)王明爲探究假設是否成立,設計了如下實驗:

操作步驟

現象

結論

將打磨後的鋁片放入試管中,加入_______

有少量氣

泡產生

假設不成立

將打磨後的鋁片放入試管中,加入____

有少量氣

泡產生

2)針對以上異常現象,老師給大家提示,鋁與稀鹽酸反應快,而與稀硫酸反應慢,可能與兩種酸中的酸根離子有關,爲了證明這一假設,同學們設計了如下實驗:

操作步驟

現象

結論

將打磨後的鋁片放入試管中,加入30%的稀硫酸和______

有較多

氣泡產生

假設成立

將打磨後的鋁片放入試管中,加入30%的稀硫酸和______

有少量

氣泡產生

(反思與評價)(1)你認爲除了以上因素,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化學反應速率________

2)爲什麽鋁制品有較好的抗腐蝕性?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金屬是應用非常廣泛的一類材料,如何防止鐵的鏽蝕是工業研究的重點內容。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如圖進行實驗,經過一周後觀察,試管AC中的鐵釘無明顯變化,試管B中的鐵釘明顯鏽蝕。

(分析)(1)A中加入的蒸餾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根據上述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探究影響鐵鏽蝕速率的因素

(實驗與現象)

序號

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1

常溫下將鐵絲放在潮濕的空氣中一小時

鐵絲表面依然光亮

2

常溫下將鐵絲放在潮濕的空氣中一個月

鐵絲表面已變得灰暗

3

將潮濕的鐵絲放在常溫的氧氣流中一小時

鐵絲表面略顯灰暗

4

將潮濕的鐵絲放在高于常溫的氧氣流中一小時

鐵絲表面已變得灰暗

5

將浸過氯化鈉溶液的鐵絲放在高于常溫的氧氣流中一小時

鐵絲表面灰暗程度比實驗4嚴重

(分析與結論)(1)對比實驗34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該實驗可知,可以影響鐵鏽蝕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若鐵鏽的成分是一種紅褐色的堿類物質,請寫出鐵生鏽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日常生活中常要保持鐵制品________

(拓展與應用)取暖貼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鐵生鏽產生熱量,取暖貼藥劑的主要成分是鐵粉、氯化鈉和活性炭粉。其中氯化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承德圍場教研室三模)對于化學知識要學以致用。小剛同學學習完化肥的知識後,聯想到化學課上老師講過的誰偷了我的化肥的故事:經過一個夏天,倉庫中的碳酸氫铵化肥減少了許多,袋子卻沒有破損的迹象,地面上也沒有化肥的灑落,只是倉庫中刺激性的氣味更濃了。他馬上和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溫度較高時,碳酸氫铵分解的產物是什麽?

(猜想假設)碳酸氫铵受熱分解,產物可能爲水、二氧化碳、氨氣。

(相關資料)氨氣是一種極易溶于水(常溫常壓下氨氣與水的體積比爲1700)的物質。

(實驗設計)小剛和同學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夾持裝置省略)。

1)根據現象__________,證明反應生成了水和氨氣。

2)小剛同學認爲,試管B中的試劑無法確定碳酸氫铵分解後有二氧化碳生成。小剛的根據是____________。爲了能證明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小剛同學取燒杯A中的上層清液,注入收集到氣體的試管中,通過觀察_________,可以判斷有無二氧化碳氣體生成。

(實驗結論)碳酸氫铵受熱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氨氣。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實驗評價)在上述同學們的探究活動中,小剛同學最欣賞碳酸氫铵受熱方式,這種受熱方法的優點是_________

(實驗反思)根據以上實驗,你認爲在存放碳酸氫铵化肥時應注意的問題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中考說明題型示例)某化學興趣小組根據圖1所示進行模擬煉鐵的實驗,並對產物成分進行探究。經初步無色氣體A不含有單質氣體,黑色粉末B含有兩種單質中的一種或者兩種。

高爐煉鐵的原理爲Fe2O33CO2Fe3CO2,請寫出反應器中一氧化碳是如何產生的化學方程式:_____

興趣小組又分成甲乙兩組分別對無色氣體A和黑色粉末B的成分進行探究。

(猜想與假設)

甲組在分析了煉鐵的原理後,認爲無色氣體A中可能有CO2,也可能有未反應的_____

乙組認爲黑色粉末的成分中存在以下三種情況:

假設一:只含有鐵。

假設二:只含有_____

假設三:以上兩種物質都含有。

(實驗探究)

1)爲驗證甲組的猜想,大家按圖2所示進行實驗(箭頭表示氣體流向):

當看到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中灼熱的氧化銅變紅,可以確定無色氣體A的成分爲_____

2)爲驗證乙組中假設三成立,大家用物理和化學兩種方法來進行探究。

實驗方法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果

物理方法

_____

_____

假設三成立

化學方法

取少量黑色粉末B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

_____

假設三成立

(交流反思)

甲組在做實驗時,存在一個很不環保的缺陷,請指出來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同學電池中物質的成分,將電池剝開時聞到異味且發現有黑色物質。

【提出問題】爲什麽有異味?黑色物質的成分是什麽?

【網絡搜索】幹電池成分有二氧化錳、鐵粉及铵鹽等物質;

【實驗探究】同學們分別設計實驗進行探究。

實驗Ⅰ.小婧取適量黑色物質與 混合置于研钵內研磨,聽嗅到氨味,再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測,試紙變藍,證明黑色物質中含有铵鹽。

實驗Ⅱ.小清用一種物理方法發現黑色物質中不含鐵粉,他采用的方法是

實驗Ⅲ.小明將黑色物質加入適量的水中攪拌,靜置後過濾,取濾渣進行實驗。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①將適量黑色濾渣裝入試管中,再加入過氧化氫溶液

有氣體生成

②立即向上述試管中

木條複燃

該氣體是氧氣

上述實驗中產生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爲 ,據此小明認爲黑色物質中一定含有二氧化錳。

【交流討論】大家對小明的結論提出了質疑。

(1)小莹認爲若要證明黑色物質中一定含有二氧化錳,必須驗證二氧化錳的質量和 在反應前後都沒有發生變化;

(2)小儀認爲除了小莹考慮的因素外,另一個原因是氧化銅等黑色物質對過氧化氫分解有催化作用。

【結論與反思】(1)幹電池中一定含有铵鹽,可能含有二氧化錳,一定不含有鐵粉。

(2)面對網絡信息,我們要去僞存真,不應盲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涿州一模)鐵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除了有紅色固體生成外,還有氣體產生。爲確定氣體的成分,進行下列實驗探究。

(猜想與假設)產生的氣體可能是________。猜想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

(查閱資料)

SO2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O24KI4HCl= 2I24KCl2H2O,澱粉遇I2變藍。

H2CO等氣體能將氧化銅還原成銅。

④濃硫酸有吸水性。

(實驗驗證)

1)將氣體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無現象,則該氣體中________SO2(填)。

2)用下列所示實驗檢驗氫氣和氧氣:

B中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證明該氣體是H2

(實驗反思)

3)若沒有濃H2SO4對實驗結論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上述實驗可知,硫酸銅溶液中的溶質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5)寫出產生氣體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廢液中含有硝酸銀、硝酸銅,實驗小組利用稀硝酸和鐵粉分離回收銀和銅,設計如下方案。先在廢液中加入過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後過濾得到濾渣A,其成分爲銀、銅和鐵,再對濾渣A按如圖流程處理:

1)寫出濾液C中主要成分的化學式_____

2)寫出CuOH2SO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其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

3)濾液D中溶質的成分有(填化學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邯郸一模)AJ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汽車用鉛酸蓄電池中含有BG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如圖所示。

1F的化學式是________

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

3)反應②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

4)氣體E的用途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友情链接:无氟铝材光亮清洗剂 | 生物质颗粒机 | 上海气象仪器厂有限公司 | 专业配送服务 | 华美塑胶 | 自吸式搅拌机 | 喷漆房废气处理设备 | 台车式电阻炉 | 吉祥新世纪铝塑板 | 小鸟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