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物質1.6克在空氣中充分燃燒共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3.6克水。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該物質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②該物質中一定不含氧元素; ③該物質中一定含有碳、氫元素; ④該物質的一個分子中碳、氫原子的個數比爲1:4; ⑤該物質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⑤
中考123中考複習必備系列答案
中考2號系列答案
中考360系列答案
中考5加3模擬卷系列答案
中考625仿真試卷系列答案
新課標中考寶典系列答案
中考大檢閱系列答案
中考易系列答案
中考英語專項練習系列答案
中考英語詞彙記憶與檢測寶典系列答案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年12月26日,合肥軌道3號線開通運營,標志着合肥軌道交通網絡初步形成。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所示材料中,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石墨電刷的使用主要利用其__________性。
(2)地鐵車身的表面都噴上一層油漆,目的是防止鐵與空氣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發生反應而生鏽。
(3)軌道交通的發展與煉鋼工藝的發展密不可分,鋼和生鐵都是鐵的合金。合金與純金屬相比,有許多優良性能,如:____________(寫出1條即可)。請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方案,證明鋼樣中含鐵_______(寫出操作、現象和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是學習化學的一條重要途徑。請回答問題:


(1)如圖一,觀察到蠟燭燃燒時火焰分爲a、b、c三層,其中溫度最高的是____(填字母序號)。
(2)如圖二,取一個冷而幹燥的小燒杯罩在火焰上方,觀察到燒杯內壁出現_____,快速倒轉燒杯,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由此可知,蠟燭燃燒後的產物一定有H2O和______(填化學式)。
(3)如果用一個大燒杯扣住蠟燭(如圖三),一段時間後,觀察到蠟燭熄滅,說明燃燒需要____。
(4)爲測定某有機物的組成(如圖四),往裝置中先通入一段時間幹燥的氮氣,再將6.4g樣品在氧氣中燃燒後的產物(樣品無剩余)依次通過裝置A、B、C、D(裝置中涉及的每步反應均反應完全),結果發現裝置A增重7.2g,裝置C增重8.8g。試
①裝置A中利用了濃硫酸的________。
②裝置B中紅色粉末變成黑色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③裝置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爲_________。
④由此可知,該有機物化學式中碳、氧原子的個數比爲________(填最簡整數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如圖裝置驗證了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實驗前需檢查裝置氣密性
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試管中的氧氣
C.白磷熄火、試管冷卻後再打開止水夾
D.最終量筒中液面約降至40mL刻度線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從下圖選擇儀器,配置60g溶質質量分數爲10%的NaCl溶液。

(1)需要稱量NaCl的質量爲____g。
(2)量取水用到的儀器有____(寫名稱)。
(3)從配好的溶液中倒出10g,其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比爲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化學。請應用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是___________(填名稱),它通常用來裁玻璃、切割大理石等。
(2)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而修建的火神山醫院,鋪設了3萬平方米的HDPE(高密度聚乙烯)防滲膜,防止汙水滲入地下。HDPE防滲膜屬于_______(選填“天然”“合成”或“金屬”)材料。
(3)牙膏的pH約爲9,說明牙膏顯__________(選填“酸”“中”或“堿”)性。
(4)市售“自熱米飯”的自熱原理是:加入的水與發熱包中的生石灰接觸,反應並放出大量的熱。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爲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台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曆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